李佳静实验室主任

李佳静,女,博士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,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,信息抽取和文本挖掘。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计算及其在各行业的智能应用。

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和会议发表SCI/EI检索论文1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6项,软件著作权9项。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、北京市教委及横向项目多项,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863项目、242项目以及新华社、国家安全部、北京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的横向项目多项。 2014年获得南京“321”项目资助,2017年获得江苏省“双创人才”项目资助。

1999.09 — 2002.07
2002.09 — 2009.07
2009 至今
2016.09 — 2017.06
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,学士
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,博士研究生
2009 至今
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机电与信息学院,教师
孟涛协同培养导师

孟涛,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,获得学士学位;2002年9月至2007年7月就读于北 京大学信息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,师从李晓明教授, 获得博士学位。

孟涛博士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担任教授, 并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担任校外研究生合作导师。 从2014年3月至今,孟涛博士任南京网感至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,主持研发了TML认知计 算平台、基于TML的小感机器人以及情报工厂产品. 在共同创立网感至察之前, 孟涛博士曾在美国SAS Institute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所、美国LavaRipples LLC等机构担任技术架构师、研究科学家和技术副总裁等职.

毛先领协同培养导师

男,博士。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,博导。主要研究深度学习、机器学习与网络数据挖掘,具体研究Information Extraction、 Question Answering and Dialogue和Learn to Hashing等方向。目前是ACM TOIS (SCI 一区)、TKDE(CCF A)、ACM TIST (SCI 一区)、Information Sciences (SCI 一区)、SIGIR (CCF A)、AAAI (CCF A)、IJCAI (CCF A)、EMNLP (CCF B)和COLING (CCF B)等国际顶级期刊会议评审人或程序委员会委员;担任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委员,中文信息学会青工委委员以及语言与知识专委会委员;已在SIGIR、AAAI,IJCAI, TKDE, CIKM, EMNLP, COLING等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30余篇论文。

正在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多项。曾于2011.2~2012.2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研究。所指导学生已在字节跳动、微软、百度、华为、阿里、滴滴研究院、小米科技、中科院信工所、英国爱丁堡大学等IT公司或科研院所就业或者继续深造。

研究生成员
Postgraduate member
贾 网Jia Wang
他在江苏师范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。自2020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郝亚鑫Hao YaXin
她获得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。
尤红艳You HongYan
她获得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。自2020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穆志成Mu ZhiCheng
穆志成,在山西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。自2021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戴媛媛Dai YuanYuan
戴媛媛,在江西师范大学获得软件工程学士学位。自2021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董泽信Dong ZeXin
董泽信,在辽宁大学获得软件工程学士学位 。自2021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李 盛Li Sheng
李盛,在青岛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。自2021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李小龙Li XiaoLong
李小龙,在湖北警官学院获得信息安全学士学位。自2021以来,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认知计算与智能应用实验室学习,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抽取。

邮箱:    lijj@cumtb.edu.cn

北京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逸夫楼821室

© 2021 某某机构 隐私政策 京ICP证080268号 京ICP备10005211号